为进一步推动青少年运动训练与体育科研的融合,来自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和国际运动训练领域的一线日,共同围绕青少年运动训练热点问题和体育科研保障成功经验,进行为期3天的线上交流分享。
本次云端讲座由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上海市反中心)、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上海市青少年体育选材育才中心联合主办。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上海市反中心)(SHRISS)创建于1959年12月,是以应用研究为主、多学科的综合性专业体育科学研究机构,旨在为提高上海市民身体素质和竞技体育运动水平提供有效的科研保障和科技支撑。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负责全市青少年业余训练、体教结合、体育竞赛及相关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上海市青少年体育选材育才中心专注服务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育工作,为全市各级各类业余训练单位和机构提供选材育才的科技支持。
本次系列讲座从运动营养、运动表现、选材育才、运动能力发展、运动损伤预防及赛场成功案例等角度,全方位分享青少年以及精英级运动员训练经验,受邀讲师包括1080motion创始人Rolf Ohman、LTAD网络联合创始人James Baker、美国田径著名教练Boo Schexnayder等国际专家,以及包括来自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体育科学学会理事、上海市体能协会副会长邱俊研究员在内的多位青少年选材育才、运动训练与康复等领域的一线科研人员。
本次系列讲座相关信息详见官方公众号:“上海体育科研”“上海市青少年体育”“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协会”
本次系列讲座不对外收取费用,采用腾讯会议室录播方式(国际讲师)+直播方式(上海讲师)。
运动营养是维持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基础之一,良好的营养保障是运动员训练的重要基础,主办方特邀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营养学专家邱俊研究员为大家分享青少年运动员营养方面的经验。
目前提高运动表现的训练模型有很多,主办方特邀请LTAD网络联合创始人James Baker、美国田径大师级教练Boo Schexnayder、1080motion创始人Rolf Ohman等多名国际一线训练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分享运动表现提升的方法和经验。
青少年运动员选材育才评估能够帮助教练员和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运动员的当前能力和发展潜力,主办方特邀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选材育才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广研究员、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竞技体育研究三中心副主任马国强研究员,以及体能监控专家Adam Petway为大家分享运动员选材育才评估方面的经验。
了解青少年运动能力发展规律能够帮助教练员制定合理的运动训练计划,主办方特别邀请了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选材育才研究中心主任、青少年体能训练专家尹晓峰副研究员,欧洲联赛冠军篮球队体能教练Filip Stepisnik,及新加坡体能训练专家Danny Lum为大家分享青少年运动能力发展规律及他们的训练规划经验。
运动损伤会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及运动表现,如何预防运动损伤以及运动损伤后如何更快地返回赛场是广大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关心的话题,我们邀请到了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竞技体育研究一中心副主任、运动康复专家檀志宗研究员,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竞技体育研究二中心副主任张鹏副研究员,以及篮球体能训练专家Luka Svilar为大家分享运动损伤预防及损伤后康复相关经验。大会还特别邀请到了马其顿国家足球队体能主管Ivan Jovanovski、NK Rudar Velenje(斯洛文尼亚足球联盟)的首席体能教练Robert Simonic,及上海市青少年体育选材育才中心体能外教Sasho Pecev为大家分享他们的执教经验。
博士,研究员,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上海市反中心)副所长、注册营养师,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武汉体育学院硕士生导师,上海市体育科学学会理事,上海市体能协会副会长。
主要从事运动员机能监控和疲劳恢复、运动营养等领域的研究,曾长期服务于国家和上海现代五项队,田径、武术等运动队,为上海运动员奥、全运备战提供科技服务保障。
曾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因奥、全运会备战作出突出贡献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记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突出贡献管理奖1次。
研究员,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上海市反中心)竞技体育研究一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上海市女足项目科医团队负责人,长期从事竞技运动队重点运动员运动性伤病防治与体能促进工作,擅长运用运动疗法(含水中康复)治疗各种运动性损伤。现为中国体育学会上海运动康复分会副主委、中国康复医学会水疗学组副主委、教育部校园足球运动防护与康复委员会委员、培训讲师。获美国体能协会私人运动防护师(NSCA-CPT)和体能训练专家(NSCA-CSCS)认证。
副研究员,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上海市反中心)竞技体育研究二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上海市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NSCA-CPT认证,SFMA认证。
研究领域为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长期为上海市奥运会、全运会优秀运动员开展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服务工作。
博士,研究员,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上海市反中心)竞技体育研究三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上海市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理生化专委会秘书长,上海市自行车运动协会科医部副主任委员。
多年来主要从事上海竞技自行车项目备战训练的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与多名国内外高水平教练员合作开展工作。在自行车短距离项目运动训练的质量控制、训练方法优化和负荷监控研究,以及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监控与评价方法、疲劳消除与体能恢复、高原低氧训练的理论和实践等领域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
承担和主要参与完成国家体育总局自剑中心、上海市科委、上海市体育局项目14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与撰写《自行车运动科学实践》一书,2019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因奥全运备战表现突出,获上海市体育事业重大贡献奖,一、二、三等功各一次,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和五一劳动奖章。
博士,副研究员,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上海市反中心)选材育才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生导师,德国拜罗伊特大学访问学者,美国运动医学学会青少年锻炼认证教练(YES)、国际青少年体能协会(IYCA)认证教练、FMS lever2 、SFMA认证,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各级各类体校教练员人才教育培训规划》系列教练员培训班特聘讲师,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协会体适能分会副秘书长。
《每天都是比赛日》《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运动员长期发展》主译,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运动能力测评与发展。国家女足U23精英集训队体能教练,上海市冰球队体能训练负责人,长期从事青少年足球、网球、游泳、排球等项目体能训练工作。
研究员,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上海市反中心)选材育才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员选材育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生长发育评估小组组长,中国足球协会骨龄评判专家组成员,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和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受聘讲师,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负责上海市三线运动员选材测试,二线优秀运动员苗子监测、上海市一线进队招生科研测试评估、全市运动员发育评估与身高预测等工作。从事运动员选材工作17年多来,先后参与24项省级、局级课题研究工作,其中2018-2021主持完成上海市科委《奥运运动员智能精准选材育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修订了30个运动项目选材指标体系,完成上海市奥运运动员精准选材育才信息化平台建设。2015年至今一直进行普通儿童青少年运动能力及生长发育规律与敏感期研究。发表30余篇选材相关论文,其中核心期刊15篇,以副主编身份参与编写《运动员选材十大敏感窗口期的研究》《三大球运动员选材模型与评价标准》《教学训练大纲青少年选材育才研究》等多本著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项目选材指标体系以及标准的制定,运动能力发育敏感期,青少年运动员机能评价、发育评估、儿童及运动员身高预测。
上海市青少年体育选材育才中心专职体能教练。目前持有ASCA Level 1, NSCA CSCS, EXOS XPS, EPI 1&2等多项证书。曾为中国残疾人单板滑雪队备战2002年北京冬残奥会提供体能训练服务。多次为上海市教练员进行“青少年运动员长期发展模型”的主题讲座,并为将于2022年底出版的《青少年运动员长期发展教练员手册》撰写了多个章节。
从事教练工作15年,在柔道、自行车、足球、篮球和高山滑雪等运动项目上有丰富经验。
成就:在2019-2020赛季于Baskonia队赢得西班牙联赛冠军;于Unics Kazan队获得欧洲杯亚军和VTB联赛冠军。
著作:《精英篮球的体能表现要点》第一版和第二版、《篮球的功能性动作准备训练》,以及多篇关于篮球运动负荷监测的文章。
目前担任的职务:宾夕法尼亚州西切斯特大学跳远教练/田径队助理教练(2022-)。
在各种活动中担任演讲人,包括弗吉尼亚州中部研讨会、 NSCA 、欧洲联赛教练协会、 NBA 教练协会。
匈牙利BC Sopron女子队体能教练,该队目前是欧洲联赛冠军(2021-2022)。
拥有34年经验的传奇田径教练,擅长水平跳远、短跑和投掷项目。专精于生物力学、力量训练和康复领域。
1、 聚力前行!本市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相关政策解读在线、 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执教、教研人员必备六类证书,点击查看 →